说起“刀光下的小脸美人”,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磨骨,而“磨骨术”也已经成为大众对改脸型手术(也被称为“面型的雕塑手术”)的一个代名词,然而,很多改脸型手术却远非“磨”这么简单。
改脸型手术是颅颌面外科的一个分支,该外科早期在法国比较成熟,中国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,它包括许多大型的头部手术,如开颅腔手术、颅骨畸形矫正等。改脸型的手术以锦上添花为目的,在颅颌面外科中属于相对简单的手术,但也不仅仅是普通人想象中依靠专业锉刀打磨那么容易。如果骨头突出比较明显,或者需要进行大范围的骨骼调整,通常会将骨头切除一部分,或者打断重组。例如一些颧骨过高的人,颧骨的前面(颧突)和两侧(颧弓)都很突出,医生往往会选择将颧弓打断,去掉一部分骨头以后,再重新连接排列。打磨技术一般适用于较小型的面部改型手术,伤害小,也最容易操作,它同时也常常作为其他复杂的改脸型手术的补充,后来就慢慢演变成大众对改脸型手术的代称。适应症
颌面性状畸形者影响到日常生活。
手术方式
常规下颌角截骨术有口内切开法、口外切开法和口内口外联合切开法。手术时应用微型摆锯、骨凿或咬骨钳去除肥厚宽大的下颌角。这几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范围及优缺点,如口内切口法切口隐蔽,面部无手术痕迹,但切除骨量较少,手术并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术并发症较高(如面神经总干或及分支损伤造成面瘫或局部面瘫,面动脉、颈外动脉、下牙槽动脉损伤造成大出血等),以韩国为例,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.6%。口外切口法发并发症相对略低,去除的骨量也较大,但切口暴露,术后有切口疤痕。口外切开法下颌角肥大(方脸改瓜子脸)手术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并发症——神经损伤,手术可能会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,导致颈阔肌的中上部分、降口角肌和降唇肌瘫痪,面部变形(特别是面部有表情动作如微笑等时)和不对称。
口内切开法不留皮肤疤痕,是比较理想的手术入路,但必须降低口内切开法的手术风险,提高手术效果。现在,我们采用口腔内手术入路,用带护套的铣骨旋转锉替代损伤和风险相对较大的锯、钻、凿、钳咬,可以高质量低风险地完成高颧骨降低手术、下颌角肥大手术和下巴成型等手术。这种中国整形专家发明的全新颌骨三维立体塑形手术,其核心是应用中国颌面整形专家发明的专利铣骨设备,对颌骨进行三维立体磨塑,由于其对颌骨磨削范围及骨去除量远大于传统截骨术的截骨范围,故其颌骨整容效果也较截骨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。因其完全放弃了摆锯、骨凿、咬骨钳的使用,故其手术安全性也大大提高,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.11%。这种全新的颌骨整形手术现已逐渐成为国际整形界替代传统截骨术(即韩式截骨术)的标准术式。
术后特点
这种颌骨三维立体塑形手术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,就是手术可以不在全麻下进行,避免了全麻术中的风险和全麻术后喉头水肿等不适。本术式可在局麻或静脉镇定镇痛加局麻下完成,术后不需要经历全麻术后复苏过程。病人除了不用担心术中的不适外,术后通过应用“止痛泵”,可以完全避免术后疼痛。“止痛泵”能在术后48小时内持续、微量地给予止痛药,使病人的术后恢复处于一个愉快的状态。
材料与设备
常用的手术设备。
副作用
颌面神经损伤,感染发炎。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